- 文:马若心
- 图:马若心
- 编辑:罗鸿
- 审核:董戈
- 来源:艺术系
- 时间:2025-02-19
- 点击:250
为深化产教融合,拓展校企合作路径,推动艺术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2025年2月17日至18日,学校党委副书记、艺术系主任(兼)霍学超带领教务处、招就处与艺术系部分老师,先后前往四川问号传媒有限公司、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成都市庆千立礼品盒有限公司进行走访调研。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行业动态,挖掘实践资源,为 2025 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蓄势赋能。
聚焦数字前沿,探索校企联动新方向
在四川问号传媒有限公司,考察组看望了在该公司实习的在校生,并实地参观了公司数字影像制作、新媒体运营等核心业务板块。公司负责人展示了其在短视频创作、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前沿成果,双方围绕数字艺术人才培养、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共建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问号传媒的创意实践为课堂教学提供了鲜活案例,未来可探索项目化教学与产业需求的深度结合。
赋能品牌美学,共探艺术与产业融合
在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组看望了在公司实习的在校生,并重点调研了企业产品设计、品牌视觉传达及用户体验优化等环节。公司设计总监分享了家电产品外观设计中的艺术理念与市场策略,提出“艺术与功能并重”的设计需求。双方就学生实习、参与企业设计项目等合作方向展开讨论。霍学超指出:“彩虹电器对美学与实用性的平衡,为艺术设计教学提供了新视角,未来可推动校企联合课题开发。”
共话文创发展,搭建产学研融合平台
在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双方围绕“艺术赋能文旅产业”开展了座谈。研究院负责人指出,当前文化IP开发、艺术衍生品设计等领域亟需复合型人才,职业教育应强化市场敏感度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双方就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联合开展课题研究达成初步意向,为艺术系专业升级注入新思路。
传承非遗匠心,开拓美育实践新路径
走访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让考察组收获颇丰。考察组教师通过观摩传统工艺展品、体验非遗技艺,对非遗文化的当代转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将非遗元素融入艺术设计课程,既能弘扬传统文化,又能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与创作视野。
参观结束后,双方围绕非遗进校园、非遗传承人才培养、非遗项目与专业课程融合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此次考察调研,为学校与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搭建起沟通合作的桥梁。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在非遗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实践教学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四川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深耕工艺设计,链接产业需求育人才
在成都市庆千立礼品盒有限公司,考察组看望了实习学生,并深入生产车间,了解包装设计从创意到落地的全流程。企业负责人提出,当前市场对个性化、环保型包装设计需求旺盛,期待与高校在定制化设计、材料创新等领域深化合作。此次走访为毕业生就业拓宽了渠道,未来可定向推荐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实践。
以调研促发展,以合作谋共赢
此次为期两天的访企拓岗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为艺术系学生拓展了实习就业岗位资源,还在专业建设、课程优化、师资培养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艺术系将以学校“133发展战略”为引领,持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动艺术教育与文化产业同频共振,为培养兼具创新能力与实践素养的高素质艺术人才而不懈努力!

扫描二维码查看